3月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在今年两会首场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提到,这个春节假期,来华“打卡”中国年俗成为新的时尚。
乙巳蛇年新春,是我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农历新年,国潮涌动,年味、文化味十足。伴随着我国过境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在春节假期参与沉浸式感受中国文化,成为众多入境游客的共同选择。
今年的“非遗版”春节,是我国向来华外籍人员乃至全世界展示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巨大魅力的一扇窗,不仅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美,也是鼓励国人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
改变对西方审美的热切追求,让中式审美回归生活,国人文化自信的逐步建立,早就有迹可循。从故宫文创备受追捧,到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火爆“出圈”,再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身着汉服等传统服饰走上街头,文化自信的建立,以大家对民间传统文化从被动传承转向主动拥抱为重要信号。
文化自信是国家繁荣的重要支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也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建立文化自信,需要辩证了解文化历史。历经五千多年的绵延发展,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历史与经典中汲取正向发展力量,在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经典传承中,加深对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理念的理解。
建立文化自信,需要重视对民间传统文化创新活力的激发。支持本土文化创新,鼓励更多的人用现代方式诠释经典,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以当代思考为民间传统文化增添新时代注脚,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
建立文化自信,需要带着时代责任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传承与宣传,是扛在每一代国人身上的责任。文化自信不是封闭的自我欣赏,而是以更从容的姿态参与文明对话。在互联网时代,应当通过网络以易于传播和接受的方式宣传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让世界认识、了解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展现我国文化独特性与包容性。
建立文化自信,需要在多元世界中坚定自信。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应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同文明之间应保持友好交流,规避文化自卑与极端自大。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借鉴,不盲目崇拜,也不一味自我否定,在相互连通中明确自身文化的独特价值,坚定发展自信。
Copyright ©2017-2022 Hainan Zose Group 琼ICP备13000627号